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
  • 山东源航超轻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镁锂合金材料走出实验室实现量产
  • 榆能研究院大型电热釜镁冶炼技术中试项目成功出镁
  • 开拓大规模应用 引领镁业大发展 2024年全国镁行业大会暨镁业分会第二十七届年会召开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召开
  • 镁好创享未来 宝武镁业与赛力斯举行汽车轻量化技术秀
头条新闻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党委书记、会长 葛红林

 

  镁是迄今为止实际应用中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比强度高、铸造性能好、生物亲和性强、废料易回收等诸多优点,而且储量极其丰富,在交通运输、电子通讯、航空航天、氢能储运等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被誉为未来金属,十分值得大力发展。

我国镁业的发展和全球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镁业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拓展消费领域、强化自主创新、促进节能降耗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成为最具全球影响力的大宗有色金属。
  第一,我国是原镁生产大国,产量占全球的83%。自1999年我国原镁产量超过美国跃居全球首位以来,供给能力持续增加,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原镁产量由2012年的66万吨增至2023年的82万吨,增幅达到24%,全球占比从81%扩大到83%。
  第二,我国是原镁消费大国,居全球首位。我国原镁消费已连续10年居世界首位,2023年,消费量为49万吨,相较2012年增长76%。镁合金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其中,用于结构材料19.21万吨,相较2012年增长110%,镁不仅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重大战略工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且在交通轻量化、建筑模板等方面的作用也愈发凸显。镁产品出口由2012年的20万吨增至2023年的40万吨,实现倍增。
  第三,我国镁业加快了集群化发展。现已形成陕西府谷、山西闻喜、河南鹤壁、安徽巢湖和青阳等多个镁产业集群。其中,陕西府谷镁企业达到34家,全国占比超过50%,原镁产量全国占比接近60%,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镁冶炼企业聚集区。
  第四,我国取得了众多领先全球镁业的科技成果。镁是我国为数不多的研发水平居于世界前列的有色金属品种。在科技研发方面,超高强镁合金、不锈镁、镁电池、镁基储氢材料等都走在了国际前列;在产业应用方面,高亮不锈镁成功研制并已在联想笔记本电脑实现商业化应用,全球首批镁基固态储运氢车成功交付,全球首款可降解纯镁骨钉完成临床试验病例入组,超大型镁合金汽车压铸件试制成功,4000T超大型镁合金半固态注射成型机发布,镁二次电池的应用优势也开始崭露头角。近5年,镁产业授权专利为16689项,占过去35年(自1985年中国专利法实施以来)专利总量的63%,其中,发明专利12140项,占比达到72%;近5年,我国镁产业科技成果斐然,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奖共28项,其中,一等奖17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这些都为镁业技术创新不断注入新动能。
  第五,我国构建了全球最完整的镁业研发体系。行业现已建成国家级工程中心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研发中心和企业中心10余个;拥有2位院士;已建成世界最全、最完善的镁及镁合金标准体系,其中,国家标准53项、行业标准24项,我国牵头制定国际标准9项,是ISO/TC79/SC5国际标准化组织“镁及镁合金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国。
  第六,我国镁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积极推广高温蓄热燃烧、节能型回转窑等技术和装备,产品能耗持续下降。据统计,2023年,我国镁冶炼吨产品综合能耗从2012年的5.2吨标煤下降到4吨标煤,降幅超过20%。随着竖式还原等新技术的推广,镁冶炼吨产品能耗有望进一步下降。
  今年以来,镁业发展呈现平稳态势。1—8月份,国内原镁产量63万吨,同比增长近17%;出口镁产品30.7万吨,同比增长13.7%,原镁价格基本保持在1.75万~2万元/吨的相对稳定波动区间。
  从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看,当前,我国经济整体已经企稳回升,但基础尚不牢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镁行业企业要继续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更多的正能量。行业协会将贯彻落实好国家的最新要求,一是引导企业坚定发展信心,大胆干起来。二是推动行业产能优化布局。三是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利用好现有的政策红利。四是推动企业向行业标杆企业对标看齐。五是行业企业要有序地“走出去”。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期,有色协会也将着重研究产能过剩问题的化解、“走出去”战略制定,以及战略性矿产的安全保障等有关问题。

近十年我国原镁产能、产量、消费情况图

镁业大规模发展的问题

  镁在20世纪就被誉为是“未来金属”,曾被寄希望于大规模的生产和应用。但近10年来的发展实际表明,镁存在着许多与“未来金属”应用预期不相符的问题。
  一是原镁产能长期过剩、产量长期徘徊的问题。2014年—2023年,我国原镁产能徘徊在142万吨/年左右,原镁产量徘徊在90万吨左右,产能利用率在63%左右,产能未能充分发挥,呈现长期过剩的现象。
  二是原镁近半出口,国内消费长期徘徊。2014年—2023年,我国国内原镁消费量徘徊在42万吨左右,约占国内产量的50%,其余的约50%出口到国外,出现了与铝产业截然不同的情况。而铝产业通过电解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本上已经消除了原铝出口的现象。
  三是原镁的深加工铸轧材比例过低。目前,我国原镁消费大量用于冶金工业领域,用于铝合金添加、炼钢脱硫、海绵钛还原等方面。比如,去年我国镁消费量48.56万吨,其中,只有19.21万吨深加工为压铸件和挤压材,占比为39.6%。
  四是镁基新材料的应用面广、量小。近年来,开发了众多新型镁基新材料,开拓了不少应用场景,但尚未实现真正工程意义上的大规模应用,许多还处于开发、开拓的前期和探索阶段。比如,在汽车等交通领域的应用,尤其是大型部件的应用处于拓展阶段;镁合金建筑模板仍处于市场探索阶段;镁二次电池、储氢等应用也大多处于起步阶段。

近年铜、铝、镁比价关系图

实现镁业大规模应用的

几点认识和建议

 

  我们要在长期积累的应用基础和经验上,以开拓大规模应用,引领镁业大发展。
  第一,当前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扩大镁应用
  与钢铁和铝等传统产业相比,作为“未来金属”,总体上看,镁业还处于发展、新兴的上升阶段,特别是镁的应用远远低于社会的期盼和行业的预期。可以说,当前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扩大镁应用。
  一是从产业链的发展来看,当前,原镁产能利用率不高,并不代表原镁产能达到了天花板式的绝对过剩,而更多的是反映了镁产业链的下游应用滞后。或者说,是下游应用没有同步跟上,属于阶段性的相对过剩。
  二是借鉴“扩大铝应用”的经验和办法,镁的应用空间尚未充分打开,应用潜力尚未充分挖掘。一旦潜力发挥出来,将释放极大的应用生命力和经济效益。比如,某著名电动自行车企业采用镁轮毂,就是因为其具有比铝轮毂更高的性价比。
  三是扩大镁应用是镁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化解原镁阶段性产能过剩的最积极和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应用端的拉动,将极大地促进原镁产能的利用,而且原镁的消费量在不久的将来,完全有可能达到100万吨级。
  第二,积极提升“用镁”的市场认知度,增强国内乃至全球扩大镁应用的信心
  与钢铁、铝等传统金属材料相比,当前镁的市场认知度和接受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是要讲好镁的故事。镁被誉为“未来金属”,这绝非简单的定义,而是由其独特的性能所决定的。因此,要增进社会对镁的认知,用好镁的长处、避开镁的短处,扩大市场对镁的应用。
  二是增进社会对镁的认知度。当前不少用户往往想到的是,镁的晶体结构是“密排六方”,增加了加工和变形的难度,镁的活泼氧化性增加了金属表面的耐腐蚀处理难度。殊不知,这些都可以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加以避免和克服。比如,利用好镁的铸造性能,在一体化铸造方面,就能形成与传统金属的比较优势。
  三是扩大市场用镁的接受度。目前,镁的应用较多地集中开展在航空航天、军工、3C电子产品等一些特定领域,而在民用领域的应用相对较少。在汽车行业,虽然镁合金具有轻量化的优势,但一些汽车制造商对其性能和可靠性的认识不足,导致在应用上较为谨慎。我们要激发国内外同仁参与镁业应用的积极性,减少疑虑,拉动需求,努力将镁业打造成中国引领、世界参与的全球性大金属。
  四是防止个别负面事件的发生。2021年,因疫情等原因,我国原镁产量和价格出现了剧烈变动,镁价甚至一度翻了5倍,影响了国内乃至国外下游用户的使用信心。为防范风险,一些汽车企业甚至改变了技术路线,以减少对镁的依赖,从而对镁的应用造成了伤害。从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规律上看,当铜价大大高于铝价时,就会促进“以铝节铜”的消费替代;当铝价涨幅过大,又会影响“以铝代钢”的步伐。而镁价维持在相对稳定的价格区间,并和铝价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则将有利于“以镁代铝”的消费替代。从这个角度看,当前存在着“以镁代铝”的性价比机会。要努力增进与国外镁同行的交流,加强与国外镁冶炼及下游产业的合作,强化长期合作,推动互利互赢。
  第三,推动镁业上下游的跨界合作,为扩大镁应用注入新动能
  要下大力气跨界整合各方资源,吸引各类资源要素的投入,开拓应用市场,做大市场规模,为扩大镁应用注入新动能。
  一是坚持自主创新,支持一体化压铸、不锈镁、半固态成形等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不断扩大镁及镁合金的应用领域和应用规模。
  二是抓住新能源汽车等轻量化发展需求的良好契机,大力发展一体化大型铸件、汽车轮毂等镁合金产品。
  三是深入挖掘镁合金“轻、流动性好、不易粘模”等铸造特性,进一步拓展镁合金在铸造领域的应用场景,努力丰富镁合金铸造产品,拓展“以镁代铝”。
  第四,构建绿色健康发展的镁业生态,夯实扩大镁应用的基础
  一是加快修订行业规范条件,着力提升还原工序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实现精炼工序的清洁化生产,推动镁冶炼技术提标升级。
  二是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持续提升镁冶炼竖式还原技术,完善示范线建设;开展镁冶炼还原剂替代、连续炼镁等技术研究,推动镁冶炼技术向绿色化、智能化迭代升级。
  三是健全和完善镁合金应用标准,统一规范,促进不同厂家生产的镁合金产品质量和性能差异更趋一致,增强用户对镁合金的信任和使用。
  四是加快建立镁产品碳排放认证体系,鼓励企业开展产品认证,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五是坚持稳中求进的方针,通过产业政策的优化、镁期货品种的推出等一系列措施,积极稳定市场预期、稳定发展信心,稳定原镁供应。
  六是维护产业良好生态。强化行业自律,增强骨干企业示范引领作用,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构建镁产业链命运共同体。
  七是镁业分会要继续发挥好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坚持做好“三服务”,全力为行业发展排忧解难,当好企业的娘家人。
  第五,积极争取将“扩大镁应用”纳入国家“十五五”发展规划
  要紧密结合和积极融入国家“十五五”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科学编制镁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更加突出镁基材料的大规模应用,以开拓大规模应用,引领镁业大发展。

 

副会长单位
理事单位
会员单位
新会员简介